如何充分发挥执行与破产制度优势,更好地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挽救”和“出清”功能?从单向的“执转破”到双向的“执破互促”,武义法院在“执破融合”中找到了破题之道。
今年,该院启动“执破融合”改革,将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深层次融合,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叠加的效应,帮助企业脱困重生,为优化营商环境增添法治动能。
今年9月,以电动滑板车生产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陆续进入武义法院执行局。
执行法官发现,该案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进行挽救或破产清算进行出清更为适宜。目前最佳路径是“执破融合”,由当事人申请将该公司相关案件移送执破融合团队办理,对该公司债务“一揽子”清理。
执破融合团队第一时间对该企业开展调查,了解到该企业主营业务尚佳、经营者希望继续经营、主要债权人支持企业经营后,团队综合研判,向债权人、债务人提出监管下继续经营(即输氧玻璃罩机制)、执行和解、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等多套方案。
最终,债务人主动配合将部分公司资产交由法院查封处置,同时给出了详尽的债务解决方案,承诺每周向法院和债权人报告经营及财务情况,至此该企业相关的强制执行案件均达成了和解,企业得以继续经营。
“打通执行与破产间程序壁垒,提早介入,灵活运用执行‘输氧玻璃罩’及破产重整的制度优势,不仅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帮助有经营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该院副院长葛一兰这样说。
为了让执破程序深层次融合,该院配齐配强专业审判力量,组建由1名破产业务庭庭长、1名执行局副局长及若干执行员、法官助理组成的“1+1+X”执破融合团队,集中办理“执转破”案件。
同时,制定执破一体化单独考核规定及目标责任,细化正向激励和负面评价标准,激发执破团队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开禧廊桥是我县唯一一家四星级酒店,因发生债务危机,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若直接破产清算,将无法发挥公司品牌、商誉、星级酒店资质等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该院民二庭庭长鲍圣锴说。
通过分析研判,该院找到了推动这家企业“涅槃重生”的最优解——破产重整。
“在重整过程中,我们通过执破融合解决了一个难题。”鲍圣锴介绍,酒店只有部分产权登记在酒店公司名下,其余均登记在公司股东刘某名下。公司破产重整和股东刘某个人财产的强制执行原本需要分别在破产和执行程序中进行,可能影响酒店整体价值。为此,执破融合团队将刘某个人财产纳入了酒店整体招募重整投资人的重整计划当中。
团队分工协作,综合运用破产重整制度和执行强制措施,整合执行力量和管理人资源,重点突破强制腾空、日常维护、投资人招募等难点项目,认可并延续执行评估报告的效力,节约了高额评估费用和时间,免去了不必要的同质化工作。
最终,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结重整程序。老牌酒店有望得到妥善处理,这让16名债权人看到了希望。
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该院出台执破一体化协调机制,规范执行转破征询释明、移送审查及破产审理等流程指引,建立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查控破产财产、在破产程序中运用执行强制措施的有效机制,推动“执转破”高效顺畅运行。
今年,该院通过“执破融合”帮助38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厂房土地10.01万平方米,累计化解债务41.86亿元。
如何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摆脱债务枷锁?是法院在推进个人债务清理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此,该院拓展“执破融合”改革的深度、广度和精度,由法官、专业审计机构、职业管理人联合成立债务整理团队,探索形成“债务人主动申请+执行局筛选、破产业务庭审核+公开听证”的个人债务清理筛查闭环模式,统筹推进个人债务清理,精准帮助诚信被执行人纾困解难。
武义的王某就是个人债务清理的受益者之一。
王某因投资失败,陷入债务危机,2021年以来,共有9件以王某为被告的诉讼案件进入法院。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王某一直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但由于债务数量过多、利息过高,王某一时难以应付。
“你这个情况可以申请个人债务清理。”因未发现王某有不诚信行为且符合个债清理受理条件,执行法官便积极引导其申请个人债务清理。
进入个债清理程序后,王某承诺会尽最大能力分期偿还债务。最终,清偿计划得到全体债权人的一致认可,法院裁定认可了王某的个债清理方案并豁免了部分债务。
“统筹推进个人债务清理,既让诚信债务人重获新生,又成功化解了一批‘执行不能’积案,受到了各界好评。”葛一兰说道。
今年3月份以来,该院共审结个人债务清理案件3件,成功清理2件,化解执行及诉讼案件51件,债务金额241万余元。
编辑:钟琳莉
一审:李丹
二审:郑静
三审: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