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千万工程”,如何让群众“最受欢迎、最为受益”是强化服务乡村振兴最务实的课题。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一个名为“锦源”的小山村,一代又一代中信人“进村入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做好细节,书写了这样一篇美丽乡村扶贫致富的故事……
“今年种了8亩莲子喜获丰收,产值达3万余元,感谢中信银行的帮助,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武义县桃溪镇锦源村的蓝振梅高兴地说道。这正是当下锦源村农户奔向共同富裕一个缩影。
“结亲”二十年
说起“中信人”和“锦源村”,长达二十多年的“结亲”,缔结了深厚的感情和浓浓的情缘。早在1996年,中信人就走进桃源镇,出资50万元为武义桃溪中学修建一幢“中信楼”教学楼。2008年起又与桃溪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多年来,仅捐赠就已经超过590万元,然而,在锦源村,让村民获得最大实惠的,却不仅仅是捐赠。
二十多年来,呱呱坠地的孩童都已能独当一面,然而中信人和锦源村的感情依然情比金坚,一位又一位中信人不断的走进桃溪镇、走进锦源村、走进了村民的心里。
驻村党员“成旺叔”
“成旺叔,婶家里玉米熟了,他家儿子在外地,再不收怕是来不及,你能帮想想办法吗?”周末,王成旺带着支行里的中信人,一头扎进玉米地,还顺带把旁边几家的玉米都收了,不光收,每人还带了点回去,临走前,把钱硬塞进村民手里。
“成旺叔,这几天雨下的大,奶奶住的泥房,怕是撑不住!”一大早,王成旺就冒着大雨驾车前往村里,一边参加抗洪救灾,一边和村干部一起对全村12个自然村进行全面拉网式巡查、检查。
“成旺叔,最近山上枇杷快熟了,你再帮推销推销呗?”一趟又一趟,一年又一年,消费帮扶始终如一。
……
村民口里的“成旺叔”,就是当前派驻锦源村的中信银行金华分行党员王成旺,2019年1月,王成旺带着中信人的使命来到锦源村,向村长介绍:“我是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派到村里帮助脱贫的党员,也就是村里今后的‘免费劳动力’”。就这样,村里多了个中信人“成旺叔”,用真心换真心,村里自然也不把“成旺叔”当外人,很多村民心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要叫上“成旺叔”,他还会经常带着银行里的员工到村里宣传金融、宣传反诈,每到村里,热情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村里的小朋友还会主动把棒棒糖交到“成旺叔”手里,甜极了!
然而面对陌生工作环境,王成旺明白,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必须一切从零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他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村干部学。他与村干部一起跑遍村里12个自然村的角角落落,走村入户,熟悉村情、村貌,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弄清村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村干部一道找“穷源”除“穷根”,探讨研究发展思路。
“金融+产业+农户”
“消费帮扶”等新名词给村里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当了解到锦源村有600多亩的枇杷基地和200多亩的宣莲,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时。他就思考着把村里的枇杷和宣莲文章做足做好,千方百计提升这二个支柱产业的附加值。
在他的帮助下,发展农村电商,成立农产品经营公司,注册“景顺”商标。短短两三年,村里发生了大变化。2018年村里低收入农户为65户,人口92人,至2022年12月低收入农户为27户,人口36人。低收入农户和人口分别下降58.46%和60.87%。低收入农户通过政府保障和物价补助,加上中信银行的各种方式帮扶,己实现绝对脱贫。
“枇杷销售这块给我们帮助很大,我们每年枇杷的收入比往年增加,价格也更好了,我们村集体和农户的种植信心更足”村党支部书记这样说。近四年来累计推销武义农产品达220多万元。捐助锦源村“两山转化”富民项目资金40万元,用于电商房升级装修及农产品包装机器的购买,帮助枇杷基地建设,让更多优质产品能“进城入市”,走出大山。2022年分行员工捐资1.5万元赠送锦源村2台电脑,引入第三方销售平台加强与大昌公司和武义供销社合作,线上线下帮助推销农产品。2022年,锦源村集体总收入突破100万元,达到119.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61%,其中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达到65.36万元,增长172.45%。
作为派驻武义县干部的王成旺,同样牢记金融机构的职责和使命。积极争取分行相关政策,信贷资源向武义县重点倾斜,对武义县的融资项目予以优先立项和审批,开通金融帮扶“绿色通道”。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助推武义经济“做大蛋糕”,提升共同富裕的“基本盘”。武义支行累计共为武义县国有企业授信23.2亿元,支持融资总额13.83亿元。发挥中信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境内+跨境”“线上+线下”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为武义县的实体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绿色环保、“凤凰行动”、“专精特新”、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以及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图片对比:锦源村的变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村庄迭代升级、重塑乡村治理机制的20周年。桃溪镇干部称赞,中信银行杭州分行20多年的帮扶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党建+帮扶”做得很实,用实际行动擦亮“千万工程”金名片。一个穷了几十年的村子脱贫致富,不是一个简单的“难”字可以形容,最终村子实现完全脱贫,更不是一个驻村党员干部一己之力所完成。但通过这个中信人的故事,可以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缩影,看到党政机关在脱贫路上的不懈努力,更能看到中信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和实干精神,在践行“八八战略”,迭代“千万工程 ”进程中看到中信人身上的担当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