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综合体 产业升级“新引擎”

2020-12-14 09:16


科技1.jpg

2020年度全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科技2.jpg

武义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2018年开始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74亿元。


科技3.jpg

武义电动工具行业协会参加深圳电动园林工具对接洽谈会会

科技4.jpg

我县与省农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科技5.jpg

综合体重点建设项目“双百共富香菇产业园”奠基仪式

□记者 陶峰松 通讯员 王玲

  日前,全市科技工作交流会暨2020年度全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我县综合体服务中心大楼展馆、电动工具综合体检验检测中心,并实地考察了浙江精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雅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电动工具综合体服务商。副市长张新宇对我县综合体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电动工具创新服务综合体:全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武义是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浙江省电动工具出口基地,现有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547家,从业人员5.2万人。

  近年来,我县整合资源、对标一流,聚力电动工具行业高质量发展,狠抓平台共建、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电动工具产业创新引擎。武义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2018年开始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74亿元。

  一个机制运作,形成综合体建设最好保障。我县加强协调建立实体运作机构,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成立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有关部门单位业务骨干5人实行集中办公统筹协调综合体建设,并由正科级事业单位武义科技城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综合体服务效能,为综合体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和知识产权、标准化、质量、检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出台加快综合体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筹措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综合体主平台建设;出台科技、人才等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和研究院,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成立了电动工具党建联盟,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育、工作联动、资源联享、问题联解,由武义农商银行向电动工具产业党建联盟整体授信10亿元,对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员整体授信15亿元,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一个平台整合,形成综合体建设最优服务。我县依托科技城平台建设打造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科创平台共建,建设公共检测平台,打造创意设计体系,放大了“1+1大于2”的聚合效应。先后完成武义科技城一期孵化区、创新大厦等功能区块建设,吸引9家电动工具产业服务商入驻,并在杭州设立武义科创园,支持电动工具企业近距离接受长三角地区科技、人才辐射。与ITS(浙江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达成合作实验室意向,双方共建的电动工具出口认证符合性检测实验室,为企业提供符合性认证检测,提高企业送检认证公司的通过率,有效的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及费用成本。此外,我县连续9年举办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连续6年举办全国电动工具产品设计大赛,共计5219件作品参赛。积极引进创意设计机构,努力建设引领国际国内市场的创意设计体系。

  通过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目前,综合体已有武义基业常青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浙江精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服务供应商入驻。今年,还召开了深圳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对接洽谈会,邀请本地企业15家、珠三角电动园林工具行业企业代表30余家开展对接合作。抢抓全省试点10个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机遇,通过电动工具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试点创建,为电动工具产业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武义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建设,为武义电动工具产业的全面升级改造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

  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使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深入对接各大高校院所,组织实施共性技术48项。截止2019年底,已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新集聚创新服务资源10家,新引进高校院所9家,引导电动工具行业研发投入超3亿元。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带动服务各领域中小企业9632家次、组织开展科技知识产权等政策培训活动6次、对接专家428人次。

  食药用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面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武义是“浙江省食药用菌优势产区”,武义食药用菌产业已成为全县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县食药用菌产业目前拥有企业51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6家,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15家,拥有成员950多户,年产值100万元以上食药用菌家庭农场29个,具有料棒生产线的生产单位为19家,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52户,全县从业人员超4500人。

  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实施,食药用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累计投资3800余万元,按进度完成料棒加工中心、菌棒加工中心、香菇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等建设任务、重点打造“双百共富香菇产业园”,并成功受让工业用地3.5万平方米,于2020年10月完成香菇产业园“2000万菌棒生产线及厂房建设”项目招投标(中标价4亿元)。

  产研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依托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团队科技特派员,我县创新选育推广食药用菌新品种,在全县累计示范推广香菇、黑木耳等新品种3280万袋以上,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创新选育出适合工厂化生产的优质香菇品种L901和L615,实现有机香菇周年化栽培。开发出有机香菇菌棒生产与发菌智能管理工艺技术,菌棒成品率达98%以上;创新优化有机香菇工厂化栽培工艺技术,生物学效率达65%以上,优质菇率达80%以上,内在品质达有机香菇标准,相关技术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研发建立香菇周年化高效种植模式,一举突破香菇传统种植模式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产量质量不稳定的瓶颈制约。

  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创新。我县通过“院地合作”协同创新,形成了以食药用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团队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以食药用菌企业/合作社/示范户等为服务主体的食药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武义食药用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以来,初步建立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成果转化、创新服务于一体的食药用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2019年武义食药用菌总产值10.2亿元,全县栽培食药用菌总规模达3935万袋,总产量19555吨、其中一产产值4.8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46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料棒专业化集中生产、养菌出菇分户管理”的食用菌生产新模式,在全县推广料棒专业化生产线19条,生产优质料棒2600多万袋,可节约料棒灭菌柴火3000吨左右,减少劳动力18000多个,促进菇农年增收节支1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