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院毓英塔”畔的“朱氏三公”

2023-03-03 09:53

 □朱连法

  南宋年间,金华横山的朱氏迁居武义城东,到第四代裔孙形成马石堰村,村名后来叫万石院,朱氏衍发为名门望族。村边有一座造于明万历元年的毓英塔,矗立至今,成为当地重要文物。与这座古砖塔一样名声不俗的,还有万石院村在明清时期出的清廉父子县官。

wyb0303006_002_01_s.jpg

  父亲名叫朱天德,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由庠生选贡,任河南省商城县县丞,因缺知县而署理县事。他为官清廉,勤政亲民,履职期间最让百姓感恩戴德的一件事是“鬻产救民”。

  那年,商城县出现严重灾荒,朱天德除了开仓济民,向上请求减免赋税,还变卖私产,换取“三千金”,用于采购粮食,赈济灾民。因政绩卓著,升任京卫经历。

  朱天德离开商城县之后,当地受惠民众依然念念不忘,筹钱为其建造了一座专祠,用以祭祀。朱天德晚年回到武义老家后,博览群书,潜心著述,耄期不倦,著有《四书订讹》《毛诗古音考》《水玉斋文集》行世。

  朱天德的儿子朱尔殿(1614—1688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授扬州府江都县知县。他传承父亲清廉勤政良风,施惠子民。江都位于南北咽喉,五方杂处,多富商大贾,神奸巨猾亦伏杂其中,间行不法,淮以南称最难治。当地史书记载朱尔殿“剔弊除奸,清廉惠爱,歌声载道。编户皆立木主七来朱公位,四时祝祀”。

  嘉庆《武义县志》也记录朱尔殿“廉洁有政声,以不善事上官,抱愤而卒”。由此可见,清廉耿直的朱尔殿,不愿曲意逢迎上司,憎恨官场淫恶,在忧愤中过世。这位清廉的县太爷,却清廉到无钱将自己的灵柩运回武义,只得暂时羁留在江都,后来有江都人感其德,捐凑资金,交给朱知县的儿子朱慎“扶柩归葬”,并在当地设朱公神位纪念。

  父子均以父母官受民众祠祭,着实不多见。朱尔殿生前还关心家乡武义的文教事业,说“吾乡故晦庵、东莱二先生倡和之地,自宋季迄明初,文学科名冠于八邑。今之视昔,稍有间矣”,他殷切地呼吁“务使吾庠之士风与今日之宫墙并新”,希望武义的学风如同新修的儒学建筑一样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武义县重修明招大殿朱吕讲堂,朱尔殿虽囊中羞涩,仍慷慨捐资。

  朱尔殿对儿子朱慎的学业“督之甚严”,后朱慎成为一代诗人。朱慎与兰溪戏曲家李渔交游甚密,有许多唱和诗作。朱慎著有《浮园诗集》,在当时流传颇广。浙江遂安清代词人毛际可,曾到武义造访朱慎,为《浮园诗集》撰序,将其与王维、孟浩然、杜甫并比,可见评价之高。

  登壶山寺

  朱 慎

  蜡屐闲游事已非,高亭一望涕沾衣。

  青山绿树年年在,画阁朱楼处处非。

  适野哀鸿何日返?从军荡子几人归?

  干戈满目尘沙暗,无地潜身效采薇。

  万石院村民不仅以拥有明代石塔而骄傲,更以涌现清廉父子县官和诗人朱慎为荣,尊称其祖孙三人为“朱氏三公”。

  毓英塔

  毓英塔建于明万历癸酉年(1573),位于我县白洋街道万石院村。毓英塔占地面积11平方米,是砖砌空筒式结构,六面七层,通高25米。塔外观粉白,立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每层腰檐采用平砖与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砖层层叠收。

  外观雄浑端庄,造型简约古朴,是具有地方风格的典型风水塔。塔内中空,原有螺旋木楼梯可登临塔顶眺望远近山川之风光。转梯、塔刹无存,塔身外观完整,仍保持明代风貌,为研究浙江明清时期塔幢建筑双套筒结构向空筒结构演变过渡的重要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