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义】潘璋潘希曾:明招文化的忠实追随者

2023-05-08 09:45
潘璋:“蜀名宦、婺乡贤”榜样

反复出入明招寺和明招山,不曾留意如今这里已经香客摩肩,烛火红艳如早开的映山红。我一个人流连明招讲院庭院和西侧历史名人墓志铭等碑文长廊,每次浏览碑文总在湛若水撰写潘竹涧(名希曾)墓志铭面前逗留片刻。这次在旁侧多晃一眼,想不到还发现一块明代兰溪大儒章懋撰写的潘璋墓志铭,心里“咯噔”一下,我知道做过四川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的明代潘璋是潘希曾父亲,莫非潘父也墓葬武义?那又墓葬武义什么地方?我真是麻木昏庸无知如白痴,心想什么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日前有闲心就打电话咨询县博物馆老朋友,朋友年轻要我问下博物馆老馆长涂志刚先生,结果我再打电话就找对了人。老涂说,发现潘璋墓志铭完全是个偶然,大约1991年夏天,他和同事工作路过履坦镇叶长村,转入一户农家讨茶喝,解渴后看到其猪栏边竖着一块古旧石块,仔细一看还有字,就交涉出点钱带回了博物馆。后来细看碑文查阅资料才知道潘璋是什么人物,了解到墓葬在叶长村西南一个山弄里,还跑去细细看了一趟,村人反复说的石人石虎石羊石马石龟没有了,墓穴也无处找寻。村人说大跃进时期墓葬可用石料都拿去砌生产队仓库和猪场了,后来文革红卫兵又闹“破四旧”,当然荡然无存。

叶长村“金钟挂大梁”山垄

叶长村是我外婆娘家和坛头三友墓发祥地,老家生父特别钟情的大通寺尚书坟和叶长潘璋墓葬又是父子“连襟”,看来我和叶长的亲戚是做定了。日前,我和朋友专门跑了趟叶长,朋友把我们带到叶长西南靠近杨垄村一个叫做“金钟挂大梁”的山垄,潘璋墓穴和大通寺儿子墓葬一样的石人、石虎、石羊、石马、石龟当然没有了,但拜坛通道及墓地风水框架还在,其坐势山态和度假区福圣寺马光祖、白洋街道大通寺潘希曾墓葬非常相似。五百多年的古墓,说是盗墓也枉然,盗走的只是人工摆设,盗不走的是墓主和山体自然融合一体的精气神。行走“金钟挂大梁”山垄,杜鹃花和油菜花招展,清明鸟啼叫婉转深切,先人骨感气场声声叩击心坎。

叶长埠头和开埠阁

潘璋潘希曾父子都是北宋名臣潘良贵后裔,北宋南渡迁居金华城西发祥繁衍成显赫门第,潘家一直保持敢于直谏、不怕把事情搞大风格。金华潘氏有“清潘、贵潘、富潘、儒潘”之称,古代贵族钱已不愁,在乎的是人品学问才情,他们的人生往往考中进士才是开始,追求的是历史贡献和文化高度。明招学者王文政专著《吕祖谦与浙东明招文化》为我们提供佐证,朱熹21岁长子朱塾拜师吕祖谦,实质执教的是潘叔度,吕祖谦做媒朱塾成了潘叔度女婿,祖谦长女吕华年嫁给叔度胞弟景良,互为儿女亲家。与吕祖谦同年进士的潘叔度是金华潘氏宗亲治学代表人物,吕祖谦撰写了《潘叔度妻朱夫人墓志铭》。

潘璋(1435—1489),出生清潘进士世家,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累官工部主事、监税荆南、四川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潘家推崇吕祖谦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教育思想,吸收金华“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和兰溪大儒章懋婺学精华,家教家风良好。潘璋出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和陕西省高院院长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向以“蜀名宦、婺乡贤”为人敬仰,他在四川时还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迁坟撰写墓志铭。只是无暇查找潘氏宗谱,古代官家墓葬大多走官助自买路钱,潘家父子墓葬武义风水,除了追随吕祖谦数代墓葬明招山遗风,或许与墓葬地还有姻亲关系。

潘希曾:胸怀深广 有硬度的劳模清官

对于墓葬老家家门口的潘尚书挖掘,限于心力资料,我一直还浮在皮毛状态。去年底,广州增城湛甘泉文化促进会会长和秘书长来武寻访与湛若水有关史料,他们的执着热爱乡贤精神令我感动。我还想起10多年前适逢县两会期间,我陪叶一苇老人和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景荣先生兴冲冲奔向牛山大通寺,他们看了栩栩如生明代神道石刻群和唐代石寡妇、香炉等宝贝,兴奋、震撼、感叹不已。

潘希曾(1476—1532)是潘璋三个儿子中的小儿子,7岁能吟诗作文的文武全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一生经历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累官兵科给事中、太仆卿、伏阙争太礼、右佥都御史、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礼部侍郎、兵部左右侍郎等,死后赠兵部尚书,受到朝廷表彰厚葬。受家教家风影响,他从小钻研吕朱理学和“北山四先生”及兰溪大儒章懋等婺学精髓,一生留存诗文集《竹涧集》和《奏议》等文字收入《四库全书》,后又被编入民国《金华文丛》和《续金华文丛》等地方文献。他所作诗文多写交游、记游、咏物,直抒胸臆,感情真挚,新颖别致。

牛山大通寺

潘希曾不愧为传承风骨耿直家风典范,他特别践行经世致用务实苦干思想,出道不久就风格鲜明历经挫折,但挫而不折挫而弥坚。他刚出道时,正逢刘瑾、马永波、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宦官八虎”把持朝政,明武宗是“坐皇帝”,而虎头刘瑾是“立皇帝”。潘希曾供职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皇帝近小人远贤良,刘宦官马上把他视为眼中钉,而每个地方官上任,刘瑾都要索贿上万两银子,潘希曾大义凛然拒绝行贿,权擅天下的刘瑾自然火冒三丈,立马把潘希曾发配湖广、贵州调查边防粮储。大明正德二年秋,潘希曾放弃坐轿骑马率纪委巡查组进现湖北恩施州一带巡查,在“百里荒”一带艰难跋涉,成为朝廷命官第一批从此路进入恩施的人。希曾边走边做诗《百里荒》和《入施州杂咏》:“荒山百里程,险恶不堪行。向使梦曾到,应令魂亦惊。有溪皆虎迹,无树不猿声。草与人肩并,云随马足生。”“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如烟如雾暗空林,湿不沾衣冷沁襟。忽见斜阳一面望,始知身下白云岑。”走险道为节省时间也为回避地方官宴请行贿,潘希曾拒绝行贿更坚决杜绝受贿,他亲历施州土司辖地和大田军民千户所发现问题多多,回朝就上奏弹劾施州卫腐败军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希曾一行辗转千里调查取证据实上报,并没获奖赏反受到责罚。因潘希曾不给刘瑾行贿,再次触怒“虎头”,“立皇帝”将潘免官下狱,几乎廷杖至死,随后被抬出抛至荒野,所幸命大苏醒过来。所幸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控谋反,武宗大怒将“虎头”上檀香刑割3357刀示众,从刘家中搜出黄金白银5250多万两,珠宝细软违禁伪造物无数,大快人心中潘被重新启用。

潘尚书石翁仲

潘希曾做都御史巡抚南赣明察秋毫,总理全国河道对黄河“五水共治”筑长堤140余里,期年而成,礼部庆典接待繁忙亲力亲为,和湛若水代表朝廷出使安南(越南)圆满完成使命传为美谈。出使安南,湛若水是团长,潘希曾是副团长,他们坚持骑马不坐轿,不辱使命和亲外交,安南王赠送个人礼品和黄金白银列出清单上交朝廷。有趣的是,湛潘两人既是同事又是诗友,他们来回一路奔波一路不忘吟诗,多为互相唱和,潘希曾在《仆山道中次湛内翰韵四首》写道:

看花难得早春同,花好休教尽意红;我欲回时重见面,恐因烂漫易随风。

不知春色几多深,是处青山鸟弄音;我也有怀难了了,天涯相伴作微吟。

空谷来鸣何处騶,前驱旗鼓逝如流;盘旋尽日无村郭,一笑真成汗漫游。

绿杨沿路彩旗垂,春日悠悠何所之;忽见好山云外起,欲凌绝顶自题诗。


潘希曾是忠孝、廉洁、勤政、高唱正气歌的劳模型清官,胸怀深广一身硬气。他仙逝当天,白天晚上还亲力亲为主持两场选拔全国人才庆典,办完正事稍事休息就呼呼殉职。

牛山:因为潘希曾、石寡妇才有牛气

潘璋墓葬隐埋叶长“金钟挂大梁”山垄500多年,人文遗存荡然无存;潘希曾墓葬矗立湖塘沿牛山已近500年,墓葬拜坛等在文革前后盗毁,所幸还留存明代神道石刻群;或许再寻访挖掘,潘家在武义还有墓葬。

就说牛山的明代尚书坟和唐代大通寺,别说村人,就是城里的读书人,又有几人认识关心其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牛山脚下村人认为潘尚书是个武夫只保佑当兵人,恢复高考前当兵几乎是村人唯一出路,抗美援朝村里出了6个志愿兵,个个上战场生还回家,参加过金日成主持全军英模表彰大会的钟樟彩回国提到副团级,可他就吃了没文化的亏。稍后有点文化的徐子文参军成为某空军大队长,转业云南公安厅做过处长。还有当兵的刘子德做过科局长。衡量人的世俗成功无非看官位和银两,但乡贤之于农村、贵族之于城市、精英之于国家的重要性,恰恰在于他们的人品内涵和人文追求。

牛山潘尚书是个武夫吗?他是清正阳刚的劳模好官,也是内涵深厚别有情怀境界的大文人。生态植被优美有机,物质财富源源不断,没有高品位正能量人杰引领,我们的人文自然能美好吗?牛山脚下是“萤石之乡”最早的萤石开采地,也是邵李青领导县农协正式成立地点,牛山肚子里还有很多金属矿产,但最重要的是潘希曾一辈子追求的是人间正道人文情怀和大通寺捐建者石寡妇的大爱奉献精神!

粗看牛山真没什么的,但深入挖掘理解潘尚书和石寡妇的人文历史意义,牛山就会真正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