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生态建设 为美丽经济“谱曲”

2022-07-25 09:06

 □ 记者 陈文侃 通讯员 陈新伟 颜佳琪

  编者按: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百姓看得见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县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文浓厚、人水和谐、管护高效的美丽河湖环境,部分河流、湖泊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水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县水务部门不断通过生态廊道建设、河道护岸加固、景观化改造工程建设等项目和措施的实施,加快了创建省级‘美丽河湖’的步伐,持续深化武义“美丽河湖”建设,助力打造“浙中大花园”。

  日前,随着木栈道最后一处角落铺设完成,履坦镇生态廊道叶长埠村至范村段全线贯通。至此,武义江履坦段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完工。“现在天气那么热,每天晚饭沿着河边栈道来回走几遭,吹吹晚风,缓解一天的疲劳。我觉得十分欣慰和满足。”家住履坦镇叶长埠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据悉,该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武义江中上游的履坦镇境内,涵盖范围包括履坦镇叶长埠村、范村、坛头村、何村等多个行政村。工程主要任务以绿道连通为主,绿道长度5459m。作为浙中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兼顾改善水环境和提升水景观等综合利用,打造集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美丽城防”,以满足广大沿江居民的亲水及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目前,该工程已通过验收。

  “绿道沿线配置景观节点5处,分别为:古樟疏影、范氏古埠、古埠小驿、武川揽景和叶长古渡等,各景点选址合理,场地宽阔,供游客休憩赏玩,并配套布置安全警示牌和标识标牌。通过沿江节点的设置,工程完工后,将武义江沿岸创造成一个健康的河畔生活系统,打造出一个美丽乡村的滨水景观典范,为履坦镇‘美丽湿地’建设增添新的元素和内容,同时也为加速金武同城化提供了重要平台,进一步促进两地旅文旅产业发展、融合与对接。”县武川水利建设有限公司经理李一平说。

  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作为美丽河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义江右岸泉溪段、桐琴段美丽城防工程关乎民生和保障沿途村民安全,因此备受相关部门和百姓的关注。目前,生态廊道桐琴段、泉溪段已全部完工,其中桐琴段“美丽城防”于近日通过验收。

  相关人员表示,桐琴镇、泉溪镇曾作为武义江永康港的重要船舶码头,是武义、永康、缙云三地的主要通商口岸,在明嘉靖以前就形成集市,在赵宅、东皋等地的集市至今仍然保留。自古以来,两地便素有“千年古镇、商贸重地”的美誉。如今,泉溪镇、桐琴镇常年发展工业产业,外来人口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水和河道污染不容忽视。为优化水环境,两地也在不断挖掘和宣扬河湖文化,融合区域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在提升流域水系空间及生态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水文化产业融合。

  “‘美丽城防’工程通过对武义江的治理,极大地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并改善河道水环境,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居民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李一平说。

  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县南部山区宣平溪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已经顺利通过了县级验收。近几年来,我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对该段河道实施综合整治、河道清淤、水环境综合提升、生态护岸加固、景观亮化等系列工程,使沿线河岸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该河道马口至宣平溪汇合口段顺利通过相关验收,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据悉,由于河道周边生活、农业污水排入河道,河道内水体污染严重。加之流域内堤防年久失修,坍塌损坏严重,造成河岸水土流失进入河道,加快了河道的淤积速度,从而导致河床抬高,水面率降低,河道调蓄能力降低;河道比降减小,水体流速不大,水体流性减弱,影响了区域内的水循环,降低了河道的自净能力,影响到沿线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因而改善水质水环境已刻不容缓。面对种种难题,县水务局等职能部门采取了“疏堵结合”的办法,结合防汛抗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内容开展有关工作。在考虑水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充分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经过多年的河道整治,原本杂乱无章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在改善了河道水质的同时,我们联合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美化两岸景观,不断改善我县南部山区中心镇的人居环境,切实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散步、观赏、娱乐的场所,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同时也为水资源的更好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县河道所所长何陈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