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炊具文化

2020-12-28 08:50

  武义新闻网讯(记者 陈欢)灶是炊具中最基本的工具。灶在家庭居家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武义民间传统信仰民俗中,每年过年祭祖时都要用三牲敬天地,祭祖先和祭祀灶君。在武义民间俗信之中,灶台是天帝派驻人间阳世的使者东厨司命的神位所在,故每年腊月二十三要用有粘性的糖糕祭拜灶君,恳请他能上天言好事,入底保平安。年初五过后,开年之时也要于灶台插香,接回灶东厨司命。

  灶起源于原始的火堆——在平地之中用石垒或掘坑而成。在人类住宅之中筑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出土的陶灶模式来看已初具现代农村土灶台的基本型制,有灶堂与出烟孔道。入汉之后,人们开始用完全隆起在地面上用泥土垒成或坯砖砌成的灶为台置锅造饭烧菜。这在大量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的石刻画像中,以及出土的冥器陶灶的实物中找到印证的答案。

  武义民间传统的土灶,一般垒制在厨房之中靠墙避风的一面。砌灶的位置与时辰颇有讲究,动工之时要求风水老先生看过,并用罗盘格过才能定位。武义民间土灶,一般为大、中、小三口灶眼,三灶之间有过烟孔道相连,在靠墙一面,于灶一侧设烟囱通于屋外。大灶平时用于煮猪饲料,过节用于炊糕蒸糯饭等。中灶用于焖饭煮粥。小灶用于日常的炒菜煮汤之用。在灶眼入柴口之上,一般均用竹梢所制的竹钩用来悬挂一把铜茶壶来烧水,也可挂一些熏制的烟腿之类的食品。灶堂一侧有一空间用来放置所烧的柴火,旁边立有一陶制的小口束颈大肚加盖的炭罐。炭罐主要是用来收集烧红之后的木炭,将其倒入其中并加盖使之熄灭成炭。以木柴余火所烧城的炭,是宣平山区冬季风撑炉上滚热菜的最好燃料。灶堂之内分上下两层,以铁栅隔之,上层临锅之下,为烧柴之处。铁栅称之为炉栅,其下为炉灶的积灰之所。炉灰富含钾元素,是重要的农家肥料之一。

  在武义的烧制烹饪炊具之中,较有地方特色的炊具是炖饭用的铜罐。其型如罐,圆底,直壁深腹,口沿置有两耳,方便提拿,有盖。材质为黄铜,以手工由铜匠打制。铜罐主要用来炖饭,即将经煮开之后的米粒从饭锅中用竹笊篱捞出,倒入铜罐之中加盖,置于火上炖熟。用铜罐焖制的饭特别香软适口。

  风撑炉,是武义民间用与放置在饭桌上滚菜用的泥制小火炉。高约八寸,上粗下细的圆桶形。分上下两隔,有穿孔的隔为栅,上隔放炭火,下隔通气蓄灰。炉口有三个间隔等距离的平台作为支撑小铁锅的支点。武义风撑炉颇有地方特色,今农村因普及电气化已不多见。

  甑,武义宣平一带称饭甑,以老杉木制作而成。饭甑是武义传统的重要炊具之一,其作用与地位仅次于锅。甑的使用须置于釜上,用来隔水蒸制食物。甑的出现是我国上古时期饮食文化的一项革命性的变化,在食物的烹调工艺、食品结构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在没有发明甑之前,我们祖先的食物只有一釜而煮,一并而食的一种烹调方法。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单以的烹调食物的方法,使食物的烹调有了多样制作的可能与选择,并且出现了主食与副食的概念。

  蒸笼是武义传统炊具之中除甄之外,用来炊糕蒸制馒头等食品的以种工具。武义蒸笼的制作主要是利用当地盛产的大毛竹,即楠竹之竹黄制作。制作蒸笼是-项古老的手工艺,宣平称“搏”蒸笼。“搏”是宣平方言,即捆扎之意。蒸笼是将楠竹破开,去其青皮之后以竹黄板片捆扎绑接而成。取材方便,制作亦不复杂,使用起来能充分利用水蒸气的热能,使所蒸制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蒸笼是在甑的使用与原理基础之上发明的,不知起于何时。但在汉代出土的墓葬石刻碑之上已见有其型制图像,说明我国早在汉代已开始使用蒸笼这一种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