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20年来,我县深入推进“千万工程”,让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武义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奋进“千万工程” 绘就武义美景》主题新闻竞赛,全面生动展示我县20年来“千万工程”的鲜活案例,报道全县各地深入推进“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气象、新作为,为不断绘就都市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大美图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日前,在武义县农产品集配服务中心的仓储集配区,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筐筐有机香菇倒出来,通过挑拣、称重、打包,分装成每袋250克的小包,再进行统一销售。这些香菇基本都来自武义县新宅镇、壶山街道上端头村等地区。

武义县农产品集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应露晶介绍:“山区小散户的农副产品集中到我们这里之后,如果数量较多,我们就和一些大的平台合作销售;如果遇到一些小散的农产品,我们就进行标准化分装,然后进行同城团购分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农户农产品没有良好的包装、品控模式等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销售。”
为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武义县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组织全覆盖优势,探索平行单位横向联建模式,由武义县直机关工委牵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武交集团等16个基层党组织,搭建益农“同心圆”服务平台,依托武义县农产品集配服务中心,帮助山区老农“零损耗”销售农产品。一年多来,平台已帮助农户200余人,代售农产品400余批次,价值1600余万元。

另一边,在武义县白洋街道下王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二十多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制作包子、爱心寿桃、玫瑰馒头等。经过和面、调馅、制作、蒸制等步骤后,一个个好吃又好看的面点就制作完成了。随后,大家将其分装打包,分组送到了社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的手中,并详细询问他们的近况,为老人们送去冬日温暖。

“此次活动既是进社区连心送温暖活动的一部分,更是我县机关党建助力共富‘十法十例’中自愿帮扶解难法的一个生动的实践。” 武义县机关工委专职副书记郑艳说,今年以来,全县机关部门结合主题教育,主动谋划,通过爱心食堂、暑期班等活动,丰富机关党员进社区的活动载体,落实帮扶解难的真文章。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武义县深入探索,根据县域情况,推出了包括共富联盟聚力法、书记项目领办法、第一书记下沉法、先锋结对滴灌法、志愿帮扶解难法、党建群建互促法、红色队伍带动法、幸福清单入户法、重大项目抱团法、爱心汇聚救助法等在内的“十法十例”,充分党建统领作用,全面激活全县机关部门党组织、党员干部先锋“因子”,持续释放党建“红色生产力”,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红色力量。

编辑:钟琳莉
一审:李丹
二审:朱谢旻
三审:朱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