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灵感的源泉
我们身边总有许多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每天辛勤劳作化为城市的齿轮
而到闲暇之时
他们笔耕不辍
发散自己的思维
将生活中获得的灵感化作一个个故事
织就自己的“文学梦”
在武义县华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重型机械的轰鸣声时刻不歇。制图员钟星康在车间内穿梭,时常俯身检查,时而用卷尺测量,以确保金属铸件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回到办公室,电脑上又有新的工作提醒,他紧锣密鼓地打开邮件,里面是客户新发来的图纸,需要他去测量、审核……作为制图员,钟星康每天要接触数十张图纸,各种线条与数据充斥着他的眼帘,在车间与办公室两点一线间来回奔波。在这片似乎与文学创作脱轨的土壤里,却意外绽放了一朵“网文”之花。钟星康,他是制图员,同时也是阅文集团四级作家,在起点中文网发布作品,累计字数达136万,作品粉丝有6.2万人。
浙江华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文员邓李倩得知身边的同事是网络作家时表示很惊讶,因为这是第一次身边出现这么一个网络写手,她感觉很厉害。
网文的门槛低、尺度大、题材广,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显然是满足创作欲的理想平台。钟星康与许多网络作家一样,由一开始的“喜欢看”,逐渐发展到想要“自己写”。大部分网络作家在创作之初都会遭遇瓶颈,钟星康也不例外。灵感枯竭时的无奈,读者恶评时烦恼,文风崩坏时的补救……
度过瓶颈期后,钟星康开始保证每天四千字的更新量,及时回复读者的评论,同时吸纳好的意见,反思读者的恶评。在沉淀数年之后,一次他经过梅郎山公园时看到一群老头老太太在舞剑,想着老年人修仙这一题材很新颖,如果能写出来会挺出彩的。说干就干,于是他的首部爆款作品《无敌从忽悠老人修仙开始》就此问世,该部作品从身边取材,通过发散思维,将老人的日常锻炼与“修仙”题材相结合,角度清奇,在读者圈反响不错,甚至火到了海外,一段时间内成为起点海外网销量前三。
纵观钟星康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武义当地的风土人情,他的故事中总有一座山叫“壶山”,总有一条河叫“武川”,就连他最开始的笔名也取自他出生的村庄“要巨”。他从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灵感,平凡却不平庸。
网络作家钟星康说:“像我们这些写网文的作者,网文形式和传统文学来比的话,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我愿意把家乡的一些文化,地域风俗都融入进去,也让大家多多认识自己的家乡,也让外面的人知道有一个叫武义的地方。”
首席编辑:吕奕婷
一审:李丹
二审:朱谢旻
三审:朱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