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坛头,聆听一场冬日的浩荡

图文记者:陈文侃
2023-11-20 15:53


11月19日,由武义县作协与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联合举办的“立冬诗会”在坛头村举行。武义县部分诗人、作家,文联领导等近20人齐聚古埠湿地,共吟浩荡之歌,抒发正气之意。

活动首先介绍了诗人档案馆从5月底开馆以来,收到的近三千位当代诗人的实物资料和电子资料情况,以及面向当代诗坛举办的六项大型诗歌活动,阐述了诗人档案馆未来几年的规划与设想。据该馆负责人、中国当代诗人雪鹰介绍,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诗人、作家来到坛头作客、写生,诗歌文化的裂变传播让坛头从“湿地”变为名副其实的“诗地”,坛头的土地上逐渐溢出诗意的芬芳,也打造了属于坛头的“诗路+”旅游新风尚。

原我县档案局局长、明招文化研究学者,武义文坛前辈王文政定了诗人档案馆创办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建议与期望,并与老庙、包剑良、清荷、朱思思、潘美进、徐小冰、朱文宝等到会的诗人、作家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艾青《我爱这土地》、舒婷《致橡树》等著名诗作,也有大家自己的原创诗歌作品,或是馆藏的精品诗集。现场气氛热烈高涨,大家沐浴在诗歌的恩泽中,久久不能忘怀。

“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在武义创办,对于宣传武义宣传坛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雅致的环境也符合诗人、作家们聚会的条件,作协今后可以把这里当做创作交流的场所,让武义本土作家、诗人了解诗人档案馆,常来这里、融入其中,为文学创作和宣传武义共同努力。”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方笑表示。

秋去东来,

在十一月的艳阳天,

让我们一起于诗歌里,

品读初冬的干柴烈火吧。

我是自由的植被

雪鹰


今天,我终于找回  

遗失于前世的身份,我的  

天然属性,基因  

骨子里的叶绿素,血液里  

汩汩流淌的山泉

我终于透过层层遮蔽  

看到了血,翠绿的  

草木一色的血。我知道  

我是自由的植被  

是大山深处,静静生长的  

香樟,红豆杉,抑或  

山涧里的菖蒲,苔藓

我被天覆盖  

又覆盖大地,覆盖你  

包括视线,和每一寸肌肤  

我保持自己的多样性  

丰富性,保持我  

永不消逝的青绿

或许,我只是  

一块自由的石头  

击水有声,落地生根  

生硬,而棱角分明

但是,我始终被天覆盖  

一生想突破无形的重压  

而终究只能匍匐于大地  

或曰拥抱,深陷于你噬骨的  

诱惑,我的大地  

山水,我的挚爱  


那些消失的芦苇多像范仲淹的山羊胡子

秋石


二百多年前大水冲走整个村庄

冲不走江心岛的溪滩

菩萨樟树王救下28条人命

那片溪滩像游鱼爱上村庄

樟树王变身竹篙也赶它不走

爱在深秋野地

那些消失的芦苇多像范仲淹的山羊胡子

一窝窝的硕苞蔷薇仿佛童话宫殿

芦苇荡里经常有小鸟呼唤妈妈 

那些消失的蒺藜芦苇

是江心野地最好的衣服

无法接受青蛙剥皮式洗劫

封为菩萨的樟树很想裸体游行抗议

头顶盘旋鸟叫飞落一滴滴鲜血